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阅读 |
模范人物 | 第五届“陇原工匠”事迹简介 | ||||||||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总工会开展第五届“陇原工匠”学习宣传选树命名活动。经基层选树、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会议研究,决定命名马才成等17人为第五届“陇原工匠”。 第五届“陇原工匠”事迹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马才成,男,藏族,1979年10月出生,武威市天祝县民族中学教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天祝唐卡省级传承人。 马才成从事唐卡艺术创作和天祝唐卡非遗传承20多年,大胆借鉴国画、素描技法特点,汲取工笔、写实等画法,将被学术界称之为“三水风格”画法融入天祝唐卡绘画中,使天祝唐卡艺术风格创作呈现出多样化、交融化的特点,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 自筹资金创办华锐唐卡博物馆、华锐唐卡画院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各一所,收藏精品唐卡作品356件,收集明清实物唐卡4幅、全国藏区现代名家唐卡12幅,采集和收购唐卡矿物颜料50多种;创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祝唐卡展览馆,馆藏唐卡200多幅,打造了国内规模最大、唐卡数量最多、唐卡风格最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祝唐卡展览馆。曾获得“天马工匠”“甘肃省首届传统工艺美术唐卡制作技艺代表人”等荣誉。 马正军,男,汉族,1972年6月出生,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中心副主任,正高级电子工程师。 马正军先后攻克了磁控管电磁兼容、毫米波磁控管小型化、毫米波磁控管阴极工艺优化等多项技术难题,为我国海军精确打击能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正军参与完成了CKM-2011、CKM-2051、CKM-9601B和CKM-2022型四项毫米同轴磁控管开发研制项目;主管完成CKM-2101型同轴磁控、CKM-1441型脉冲磁控管等新品开发任务;创造性开发了磁控管设计专用软件,创新3mm磁控管谐振腔的设计方法,成功完成基于π模工作的3mm磁控管的开发研制,填补了国内基于π模工作的3mm磁控管的空白。获得四项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毫米波磁控管阴极制造工艺优化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怀玉,男,汉族,197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转向架车间班长,中车资深技能专家,高级技师。 王怀玉提出的《预防铁路牵引机车轴箱轴承发热三大措施》,使轴箱轴承的选配组装从6人次减少到4人次,作业时间从6小时/台车减少到2.5小时/台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创造了单月交车41台的历史记录;攻克了HXD1C构架检修科研项目,完成了《齿轮箱漏油》、《SS7C电力机车滚子装置检修》、《轴箱拉杆检修》等十余项质量攻关;铁路机车轴箱轴承更换操作法、滚子装置测量装配法在兰州公司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中,转化效益达5000余万元,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游隙测量装置》获得全国第二十五届“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银奖,《防护装置》获得全国第二十五届“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曾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技术能手”等荣誉。 王秋枫,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员工,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秋枫从事我国核燃料循环体系技术研究工作,他勇挑技术重担,主动实施技术革新与改造,大胆探索创新技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青年职工,培养出的1名核城工匠、2名高级工程师、6名工程师、3名技师等多名高技术人才都已成为该领域工艺中坚力量。他带领团队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公司科学技术奖12项、优秀QC成果数篇、完成技术改进200余项。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田伟明,男,汉族,197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辆段电气检修车间车辆电工,高级技师。 田伟明带领团队积极探索研究,攻关修旧利废项目,先后完成PLC、触摸屏、网关、代理节点技术攻关,编制设备芯片维修手册,开发电源板卡检测台和列车联网试验台,打破了核心技术依赖生产厂家的现状,实现了从“换件修”到“自主修”的转变,累计节约检修成本90%以上,节支降耗近800余万元。 田伟明研制的“车下电源过分相自动控制器”“发电车加装限流报警保护装置”“电源板卡I型和II型检修测试台”等9项攻关课题检测设备,先后荣获路局、段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牵头编写的《车电检修业务指导书》《客车110应急指导手册》等教程成为处理电气设备故障的“良方”。曾获得“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兰铁工匠”等荣誉。 闫有民,男,汉族,198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康略四标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 闫有民结合不同项目施工特点、难点,开发了公路隧道机械钻孔、数码起爆、水压光面爆破施工工法、高速公路富水隧道宽幅防水结构层自动铺设施工工法、公路隧道反坡智能抽排水施工工法等创新工法,破解生产技术难题数十项,大力推行“五新”技术应用,实现公路隧道洞内施工工序全机械化流水作业,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数千万元。获得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省部级工法9项,交通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2项;参与地方标准制定1项。“利用初衬构造塌腔充填轻质材料注浆加固隧道冒顶片帮施工技术”获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曾获得“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 孙学祥,男,汉族,1974年12月出生,金化集团丰盛公司维修班负责人,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 孙学祥从事化工设备维修行业二十余年,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基建技改项目,先后参与“真空过滤机搅拌系统的改造”“滤布缠绕方法的改良”“重质碱水合机的设计安装”“压缩系统循环水管路改造”“真空过滤机真空泵的安装调试”“二格冷却塔改造”“B(G)WNT——600立方米/小时玻璃钢冷却塔安装”“板框压滤机安装”“母液沉降槽的设计、制作、安装”“煅烧炉进碱系统改造”“压缩机运行周期的延长”“OGLC——110A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运行周期的提高”等诸多技术改造项目,为公司节约成本数百万元,确保了公司各项工作项目的顺利开展。JBD10—60/3.5二氧化碳压缩机组气阀由原装的30CrMnSiA环状阀片阀,改变为新材料PEEK的网状阀气阀,使气阀的使用周期由原来的15天左右,延长到一年左右。曾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技术能手”等荣誉。 杨义兴,男,汉族,197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高级技师。 杨义兴扎根修井一线27年,练就了“望、闻、听、切”看家本领、窥探地表3千米以下的“火眼金睛”和在直径12.4厘米超狭小空间里“手术”的灵巧双手,被誉为油田的“修井尖兵”、石油工匠、技能专家。他苦战30多天,打捞100多次,每天起下油管500多根,前后设计研制打捞工具10余件,其中“全天候母锥”等7件属水平井作业首创,成功捞获了5个施工单位打捞半年多,均以失败告终而掉落怀平6井地下约2000米深处长达234米、重达3.5吨的射孔枪落物,该井的打捞方法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向各大油田推广,填补了长庆油田乃至全国水平井复杂大修打捞作业的空白。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技术能手”“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张龙,男,汉族,1981年9月出生,定西市高强度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高级工。 张龙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练就了一身数控加工的精湛技艺,为公司数控加工技术的运用推广及核电领域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摸索出的一套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实现了在一根螺杆上绣出“花”的重大突破,并在同类设备上得到推广,为公司数控技术的推动起到重大作用。 公司承接的208万套核电用紧固件中,70%是经他编写的程序加工出来的,几何尺寸和外形近乎完美,赢得中广核集团驻厂监造及项目现场使用方的一致好评,被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授予全国唯一的“核电紧固件生产基地”荣誉称号,为公司在核电领域的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得“定西工匠”等荣誉。 张远定,男,汉族,196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术专家,中级工程师。 张远定从事航空维修技术工作已近三十年,从事航空工作三十年,参加了天飞八种机型的试修工作,担任过三种机型的试修负责人。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并申报实用型专利一项,编写了各机型、多部位装配、调试工艺及修理记录100余册,累计200余万字,技术成果丰富,业绩卓著。 他是天飞三型机试修项目的技术骨干,带领技术人员完成了多项技术攻关、技术改进方案,为航空维修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获得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天水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陈全柱,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玉门油田分公司油田作业公司修井二队08864队高级技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陈全柱始终坚守在修井一线,熟练掌握国内外井下作业各项先进工艺,围绕生产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展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400多口井套损、解卡、侧钻、打捞、封堵等“卡脖子”难题和“疑难杂症”。针对磨铣打捞效率低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可溶性油管暂堵堵塞器,避免管柱在发生溢流或井喷的前提下,通过简易操作就能剪断堵塞器销钉,使中心体落入井底溶解实现管柱畅通,降低了作业难度和风险,提高了作业效率。 他带领创新团队取得优秀创新成果102项、国家专利29项、科技进步奖23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37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71条,累计创效超过3000万元,为油田持续稳产上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标兵”等荣誉。 胡新玉,男,汉族,197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嘉恒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电工,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 他自行研制的“恒压控制系统故障应急变频控制柜”,将故障恢复时间由原来的2周缩短到2小时。牵头实施的“五万立煤气柜风机变频改造”“地下换热站跑水漏水预警系统”等项目均获得了酒钢集团公司全员岗位创新成果优秀奖,创效90余万元。 自行研究并提出的“自制电机轴衬端盖快速拆卸装置”“自制便携模拟量可调恒流源”“敞口容器液位测量新方法”“AB变频器参数快速调试方法”等多项先进操作法,使得设备运行性能和工作效率大步提升。曾获得“嘉峪关市五一劳动奖章”“嘉峪关市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铁根全,男,汉族,197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镍冶炼厂镍电解三车间综合班班长,高级技师。 铁根全发明的“润滑油取用装置”“自制往复泵管道缓冲装置”“PVC管道粘接装置”“联轴器拆除安装装置”以及“加压釜机械密封拆卸装置”等4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日常检修工作,年可节约备件、检修费用340余万元,并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1项。成果获得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和“铜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参与钛铱阳极试验、永久阴极试验、添加剂试验等技术创新工作,解决了非金属化高镍锍生产电积镍的关键技术难题和设备难题,电积镍品级率由2009年的36.31%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电积镍直收率由70%提升至目前的90%以上,年创经济效益达1000余万元。曾获得“甘肃省技术能手”“金川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 高齐东,男,汉族,1976年5月出生,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六分厂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技师。 高齐东善于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科研新品零件夹具的设计制作,工艺路线及程序的优化,推行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钻孔,攻丝以及去毛刺等工作。通过工装夹具的改进,解决了许多工艺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解决了企业在数控加工生产中的很多难题,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改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XXXX -1挂架,从工艺路线的优化调整及程序编制加工,辅助夹具的制作等,极大提高了效率及产品质量,XXX-1在关键工序加工进行刀具改进,加工顺序的调整,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工作,为公司创效千余万元。曾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崔云海,男,汉族,197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小铁山矿采掘作业区井下钳工、内燃装卸机械修理工技师。 崔云海从事铲运机维修工作已32年,拥有《矿山井下无轨设备变速箱维修支架》《断螺杆取出装置》《发动机缸体安装工具》《铲运机工作系统回油机构》4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改造先导油路系统,CYE-1.5铲运机倾翻动作平稳高效,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余万元;对CY-2柴油铲运机高压油泵加速油路系统改造后,油泵的加减速度非常灵活,零油料损耗,节省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维修工作量,节约成本20余万元。 修复组装报废的0.75立方铲运机,为小铁山矿节约生产成本近80余万元;对长期废置的PK1000型水泥输送台车进行修复,至今已无故障运行7年,修复费用不足5.5万元,却节约资金80余万元,台车累计运输各种材料3550吨,紧急拉运设备物资多次,年运输物资达580班次。曾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 魏本强,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炼化公司专业制造焊接一车间主任、魏本强国家级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兰石集团首席操作师,高级技师。 魏本强焊接过中国第一台不锈钢带极堆焊衬里热壁加氢反应器,亚洲第一台飞机发动机高空试验装置、第一台最大壁厚板焊式加氢反应器,国内独家生产的“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第一台打ASME“U”钢印丙烯腈冷却器,以及中国最大直径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等许多项目。 自行设计的“万向升降枪”,利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替代手工焊,进行特殊结构零部件堆焊,焊接效率提高三倍以上。提出的“刚性固定堆焊”先进操作法和“预留变形量堆焊”先进操作法,攻克了管板堆焊变形的难题。曾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金城工匠”等荣誉。 张新胜,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天水长城开关厂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工艺部维修电工兼机电维修组组长,技师。 张新胜一直从事设备管护维修工作,累计完成的技术革新项目达50余项,技术革新成果的实际应用不仅为公司节约了设备维修成本费用,而且为进口设备元件替代改造奠定了基础。完成了全套引进使用的NTFMS午夜快车生产线STS分选单元、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和电源系统、NTW午夜快车X、Y轴变频器控制、SG6冲剪复合单元的修复和部分国产元件替代改造;完成了NTFMS线SCC服务器系统和SG6冲剪复合机操作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 独立完成了4条产线采用主机B&R贝加莱APC810数控系统和驱动控制、力士乐Indra Works剪切控制系统、路斯特LTI冲头控制系统,两套折弯机器人单元delemDA-66T折弯数控系统和ESTUN科控KEBA机器人编程系统应用设备技术难题攻关、故障维修。曾获得“甘肃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先进个人”“甘肃电气劳动模范”等荣誉。 (来源:甘肃工人报) |